新闻

返回上一页
教育传媒到校
2025年10月

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神召会康乐中学 - 2025年10月

全方位教育体系 成为人生策划师


作为一所秉持基督教教育理念的学校,神召会康乐中学始终相信每位学生都具备独特的特质,这些特质在优良的教育引导下都能转化为闪亮的优点。学校坚守基督教教育的核心价值,始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优质陪伴者与引导者。蔡康年校长相信,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下,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掘自身的兴趣与能力,学会规划人生、勇于面对挑战,最终成为兼具知识、能力与品格的优秀人才,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闪耀光芒。

年度主题的延续与升级 从学习主角到人生策划师

教育需在明确的航向中不断调整船帆。去年,学校确立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一核心主题,旨在打破传统知识灌输的模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本质不仅是接收知识,更是主动拥有知识的过程。新学年,学校将主题升级为「让学生成为人生的策划师」,将关注视角从单一的学习领域延伸至更广阔的人生维度。学校的生涯规划组联合全体教师,形成了全方位的指导体系,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能力与兴趣的统一。

为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其中承担着三重核心角色。首先是「规划陪伴者」,尤其面对低年级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会耐心引导他们梳理思路,将「幻想」转化为具有可行性的梦想雏形。其次是「装备指导者」,梦想的实现离不开扎实的积累,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涵盖三项核心元素: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品格修养。最后是「成长同行者」,学生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难免遭遇挫折,教师的支持与鼓励,如同黑暗中的灯光,能帮助他们坚定信念、战胜困难,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贯彻自主学习 渗透教学全场景

年度主题是教育实践的「阶段性目标」,三年核心关注事项则构成了支撑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体化框架」,涵盖自主学习、精神健康与国民身份认同三大维度。自主学习是三年规划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人生策划师」目标的基础。

蔡校长表示:「在教师培养上,传统『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需求。为此,学校制定了系统的培训方案,包括邀请专家指导、组织外出考察等。2024年,我与其中一位副校长专程前往台湾参观自主学习展,借鉴当地先进经验;同时,我们邀请何世敏博士担任教育顾问,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此外,我们还在多个学科开展自主学习课堂研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学校推行「自携装置」政策,鼓励学生携带iPad进入课堂,让数字化学习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此外,学校打造了独具特色的「STREAM Space」,将图书馆与科技实验空间有机融合。蔡校长指出:「不同于常见的STEM概念,我校的『STREAM』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两重拓展:一是加入Art(艺术);二是赋予『R』双重含义,分别为Reading(阅读)与Religion(宗教)。目前,STREAM Space已大幅增加电子书储藏量,涵盖中、英文等多种语言,方便学生随时查阅资料,促进自主学习。」

沉浸英语学习生态 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英语作为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技能之一。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跨学科融合等多种途径,打造沉浸式学习生态。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实行差异化教学策略。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开设专门的英语班,且数学等学科会采用英语授课,进一步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则运用中文辅助教学,确保他们能跟上学习节奏。针对公开考试,学校更是配备优质师资,由曾经在公开试中获得五星及以上成绩的教师担任辅导员,他们既熟悉考试要求,又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备考。

课外活动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延伸。其中,「English Friday」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活动。每个星期五的午餐时间,学校都会组织各类英语活动,例如英语电影欣赏、趣味游戏、词汇竞赛、Bingo猜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英语。此外,学校还设有英语学会,成员负责编辑校内英文报纸「Hebron Times」与「Hebron Anthology」文集——收录60篇学生的英文作品与绘画作品,既展现了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也体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

跨学科融合与国际交流则进一步拓宽了英语学习的边界。学校鼓励英语与艺术、科学等学科结合,比如在STREAM Space的活动中,要求学生用英语记录实验过程、阐述创意构想。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带领学生前往意大利等国家,与当地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交流学习。跨文化交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人工智能应用教学 深化知识理解、高效学习

AI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积极探索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中文科为例,学校针对《岳阳楼记》等古文学习,利用AI技术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可视化图像。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古文学习多依赖文字想像,而AI生成的图画不仅能直观呈现文中描绘的不同天气、场景,更能通过学生对图像的创作与解读,检验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这种教学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每个人的创作重点都各不相同,恰好体现了个体理解的差异性。除AI外,学校还引入VR、AR等技术,通过沉浸式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更高效。

「预防为主、关怀为基、同行为辅」 全方位支持网络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培养学生正面、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的精神健康教育紧密结合两大体系:一是十二种首要的价值观和态度,二是基督教教育强调的九种属性,让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具备知识与能力,更拥有健全的人格与坚韧的内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构建了「预防为主、关怀为基、同行为辅」的支持网络。

「预防为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建立正面的思维模式。从基督教信仰角度来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可能蕴含着成长的契机,这种视角帮助学生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同时,学校会邀请积极阳光的校外人士分享经历,用真实案例激励学生,让他们明白抗压力并非天生具备,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逐步建立。

「关怀为基」是教师角色的重要延伸。学校建立了定期家校沟通机制,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四次与全班学生家长联系,并做好详细记录。沟通的重点不仅是指出问题,更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经由教师传达给家长后,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励。

「同行为辅」强调集体力量的作用。除了教师的关心,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同样重要。学校鼓励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在学习与生活中彼此陪伴、共同成长。当一个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时,个体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养成乐观面对挑战的态度。此外,社工也会全程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辅导,形成「教师关怀 +同学互助 + 专业辅导」的全方位保障。

国民身份认同 建立家国情怀

国民身份认同的培养不是空洞的理论灌输,而是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国家的发展与文化的魅力。学校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实地考察、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对国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近两年,学校先后组织学生走访「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前往敦煌参观莫高窟,登临鸣沙山,亲身感受西北大地的壮丽景色与文化。这次旅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更让他们在对比中重新认识香港的优势,例如完善的公共设施与多元美食文化。

校内主题教育则注重日常渗透。学校会结合传统节日、国家重要事件等,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有系统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成就。这些活动与校外考察相互呼应,让学生不仅「见其形」,更「知其理」,逐步建立起对国家的认同与热爱。

激发学习兴趣 建立正确价值观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但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分辨知识真假、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成为教育的关键命题,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蔡校长用「臭豆腐」的比喻来阐述教师的新角色:教师不应只教学生如何「制作臭豆腐」(即传授具体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臭豆腐好吃」(即激发学习兴趣),并教会他们「分辨哪块臭豆腐更好吃」(即培养鉴赏与评判能力)。

这一过程分为三步:首先是引起兴趣,教师通过自身的热情与创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其次是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获取与处理知识的技巧;最后是培养鉴赏力,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与反思,形成自己的判断。这种角色转型,要求教师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兴趣激发与能力培养上,而这正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所在。

重视素质发展 形成良好品格

除了学术能力与语言技能,学校同样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与品格培育。学校专门成立服务队,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与区内长者的互动活动,例如帮助他们记录家庭历史、书写家书等;节日时还会组织文艺表演,让长者感受到关怀,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长辈,在交流中培养耐心与同理心,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

此外,学校还设有「薪火燃传」等学生关爱互助项目,由高年级学长带领低年级学弟妹适应校园生活、解答学习疑问,在传递知识与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领导力;另外亦邀请校友教师,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传授价值观,让品格培育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

贯彻立德树人 培养自律能力

在价值引导方面,基督教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强调品格优先于能力,认为优良的品格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无论是STREAM Space中融入的「Religion」元素,还是精神健康教育中强调的感恩与包容,亦或是志愿服务中培育的同理心,都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成为有能力的人,更要成为有品德、有担当的好人。

同时,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自律能力。以学生携带手机为例,学校不强制要求学生将手机存放于储物柜,而是允许他们带在身边但必须关机。蔡校长认为,这种规定看似放松了约束,实际上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考验与培养——让学生学会在拥有选择权的情况下自我约束,这种内在的自律比外在的强制更具教育意义。

 

教育传媒

蔡康年校長 蔡康年校长
神召會康樂中學始終相信每位學生都具備獨特的特質 神召会康乐中学始终相信每位学生都具备独特的特质
學校確立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 学校确立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形成了全方位的指導體系 形成了全方位的指导体系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打造沉浸式英語學習生態 打造沉浸式英语学习生态
舉行境外交流活動 举行境外交流活动
培養了他們的國際視野 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讓學習變得更生動、更高效 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更高效
預防為主、關懷為基、同行為輔 预防为主、关怀为基、同行为辅
耶穌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 耶稣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
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好奇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
引導學生學會評價與反思 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与反思
促進良好品格的形成 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
學校同樣重視學生的素質發展與品格培育 学校同样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与品格培育
成為有品德、有擔當的好人 成为有品德、有担当的好人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观
返回上一页